ICC V4版本的特性文件格式和ICC V2版本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具备了很多的优点和优势,其中最重要的是去掉了规范的含糊性和对PCS空间的更精确的定义,提高使用ICC特性文件的性能的可预测性,从而减少主要的解释过程中产生误差。
1、对呈现意图的定义更精确地减少了歧义
- 相对色度的映射意图现在被定义为基于测量的,并且白点规范已经得到了改进。为了建立相对色度查找表,ICC V2版本构建器中允许修改度量数据。在需要进行色度映射时,可能会导致解释度量数据的差异,所以更加清晰的指定色度映射的数据是基于测量的。改进的白点规范在计算绝对色度查找表的时候确保了不那么含糊。
- 在感知映射中,定义了PCS的动态范围和照明条件。这些属性在先前版本中没有被明确定义,这导致了在指定色域匹配时的模糊性,导致了白和黑误差和介调复制的“错误”。
2、指明了色度适应性是必须的,并且建议使用Bradford色度适应为默认。
- 这种变化对于显示器的配置文件来说尤其重要,因为它通常不会指定D50的色度适应状态,但是有可能又会在其他地方使用(例如,在非标准光源的情况下观察)。对于RGB显示器和工作空间,ICC V4版本的特性文件应该只包含在白点的D50 三刺激值(指示转换到PCS空间的白点)。
3、当输出配置文件超出CMYK4色时(专色),则需要超出的颜色的XYZ或者Lab数据坐标。印刷的顺序也可以指定。这有助于避免在为此类流程构建配置文件时产生歧义。
4、提供了新的查找表(LUT)规范,解决了以前的LUTs的可逆性的一些问题。
第一次接触ICC这门学问,我认为这对设计工作很重要。